首页
时间:2025-03-28 作者: 浏览量:
3月23日至26日,由西安邮电大学牵头,我校与西安美术学院等12所省属高校共同主办的“新质力・新范式・新创力”秦岭智镜论坛暨第二届陕西省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联展,在西安大华1935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等五家权威机构的指导支持,作为陕西省规模最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盛会,吸引了科技、艺术、教育界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在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融合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我校新媒体艺术学院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充分发挥“纺织科技+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通过创意联展与学术研讨,展示了在数字内容行业培养艺术类人才的积极探索与教学成果。学院精心挑选20余件代表作品参展,这些作品以纺织服装科技为载体,巧妙融入陕西历史文化元素,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纺织工艺完美结合。不仅通过静态艺术形式呈现“科技赋能传统”的创新表达,还借助AI算法生成动态纹样,实现文化符号的智能化转译,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的深度交融。
在聚焦“AIGC在数字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I艺术赋能地方文化IP开发”“文旅资源智能化转译”等前沿议题的圆桌论坛环节,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李德兵副教授进行了“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主旨发言。他系统阐述了学院“1146”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锚定“服务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的目标,通过“办学特色+创新实践+交叉融合+管理管控”四维驱动,提升学生“数字应用、艺工结合、时尚创新、前沿引领、项目管理、持续学习”六力协同的综合能力。特别指出学院通过建立“AI艺术实验室”、开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特色课程、开发文化遗产数字活化工作坊等举措,推动AI技术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艺术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张宝山副教授及部分专业师生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交流。
本次联展共展出12所院校近300件作品,不仅为高校师生搭建了创新实践与交流的平台,也为地方文化IP开发与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有力推动了陕西省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发展,为行业进步和人才培养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新媒体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在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撰稿:李德兵 审稿: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