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国内交流

首页 · 交流 · 国内交流 · 正文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来我校指导交流

时间:2019-05-21 作者: 浏览量:

5月20日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应邀莅临我校新媒体艺术学院,为在校研究生和专业教师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并就学院学科建设发展与学院领导及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

 

 

首先,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教授与周星教授交流学校概况、发展近况及学科建设情况,双方就学校的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当晚,新媒体艺术学院六楼观摩室座无虚席,周星教授入场即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这场讲座的主题是《思辨与判断:现实主义影像的开合度呈现》,由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马冬教授主持。周星教授首先从天地观、纵横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四个方面概括了自己的艺术评论经验,即“大处着眼、细节着手”、“历史视野、现实观照”、“国家意识、人性体察”、“审美为本、情感为色”。结合近年来国产电影创作及市场的情况,周星教授指出,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是多元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表现对象的强化多在艺术电影领域实现了,而具有文艺气质的电影的逐渐增多或许是文艺片繁荣的启示或前奏。对于电影艺术的评价标准,周星教授认为评价一部电影是否优秀,最根本的标准在于它是否展现了“丰满的人生”,他以近期新片《撞死了一只羊》为例,分析了这部电影如何在镜头下表现人心、人性和人的生活,从而让观众去感受和思考。周星教授同时也对近年来互联网评价现象进行了辨析和反思,以自己的博客为例,他指出网民通过表达不同意见,形成了电影艺术评价的大众化参与和积极互动,同时也让他对一些电影引起的观众反馈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从而挖掘出了更多受众心理机制和对电影创作者有益的观照和借鉴。在谈及今年《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电影陷入低潮,《复联4》强势来袭创票房历史新高的情况,周星教授认为在面对世界电影新技术的趋向下中国电影未必可以乐观太久,现实主义精神的电影仍然是我们最需要的。他指出,今年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男女演员的影片《地久天长》、还有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等,就是真实地表现了最普通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而展现出时代变迁过程中或悲哀、或隐忍的中国人真实的精神状态,从而使作品在现实主义层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周星教授的讲座异彩纷呈,妙语连珠,处处展现着作为一名资深电影研究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洞察力,言辞间也深切地流露出当代高校学者关注社会现实、传播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讲座后周星教授还就中西方电影中对人性表现的差异性、中国科幻电影的定位和评价、“小镇青年”的票房影响力及其审美等方面的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地探讨。

 

 

 

讲座结束后,周星教授又与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马冬、副院长丛红艳及学院各专业系主任、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马冬院长首先向周星教授介绍了学院概况,包括近几年专业调整、国际化发展、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院为申报建设“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所做的工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希望周星教授给以指导和点拨。周星教授指出,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是具有包容性的,面向新媒体的定位具有积极的发展空间,同时外专引智、与巴基斯坦的交流合作是学院非常突出的优势。同时,在申报建设“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过程中,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即学院现有专业还未覆盖该一级学科头部几个重要专业,如电影学,现有教师队伍必须进行专业研究方向上的重大调整,硕士学位点专业方向与本学科方向还有差距,已申报到的高水平项目与戏剧与影视学关联度不大等。针对学院目前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周星教授给出了积极的建设性意见:他强调在现有本科专业的发展和硕士专业方向的设置上要积极向戏剧与影视学科靠拢,并融合互联网新媒体领域拓展专业发展空间;结合现有对外交流资源,可与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联合、积极发展巴基斯坦电影专项研究,争取突破性研究成果;现有教师要积极寻找自身研究基础与戏剧影视学科的交叉点,在申报项目时一定要体现学科专业性特点;在硕士学位点建设方面可以积极争取专业硕士授权点,未来专硕发展将成为硕士教育的主流;学校专业设备条件优越,应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可与北师大联合开展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实践,相信一定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的对外宣传,树立稳定的品牌效应,从而为申报和建设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创造全方位的必要条件。


 

周星教授在座谈会上为新媒体艺术学院进行了诊断把脉,高屋建瓴又一针见血地为学院的学科发展指明了准确方向和具体路经,为我校今后与北师大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铺就了坚实基础。当晚座谈会结束已经十点半多,周星教授不吝指教、侃侃而谈的学者风范给新媒体艺术学院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睿智、幽默和健朗也让大家倍感敬佩,而这一晚也必将成为学院未来发展历程的重要契机。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教学试验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6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教育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美育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