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工作动态

首页 · 学生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暖冬青年行 共筑中国梦

时间:2019-03-01 作者: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践行真知、砥砺品质、提升素养,深入基层观察探索、服务奉献,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万名学子扶千村”2019年西安工程大学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脱贫攻坚专项活动中,按照“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原则,新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组织8个团队以“扶贫”、“爱国”、“敬老”、“文化”为主题开展多个实践活动。

 

 

心系民生,脱贫攻坚开启扶贫之旅

 

为进一步了解扶贫政策的开展情况,了解掌握定点帮扶贫困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生姚谦、严梦林同学跟随当地扶贫干部,分别前往陕西省淳化县和河南省沁阳市西苟村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调查工作,慰问贫困家户并参与调研贫困情况以及补助落实情况,做了详细记录。

实践团同学在入户调研的过程中,与当地贫困户亲切交谈并详细询问其生活和健康等各类基本情况,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前提下,对贫困家庭的基本信息、贫困程度以及精准配置扶贫资源,比如补助情况,家庭医生,医疗优惠政策是否落实,金融扶贫、医疗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每家每户进行详细咨询与记录。当地“扶志不扶穷”的做法在精神上鼓舞着贫困群众,激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全面小康。,也让同学们感触良多。调研过程中同学们还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帮助填写扶贫手册,帮助整理建档立卡资料,将调研情况汇总整理,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当地政府。

 

 

 

 

 

重温历史,传承文化走进爱国之旅

 

为了重温革命历史,传承革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追忆先辈路,弘扬爱国情——红领巾小分队”尹志浩、原大炜、张嘉星等同学分别前往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忻口战役遗址和山西省运城市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同学们怀着对战争中逝去的革命英雄的缅怀,分别来到了忻口战役遗址纪念碑、忻口战役纪念馆、忻口战役文物管理所参观,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以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同样,在运城市博物馆,一幅幅革命先烈的壁画,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向同学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革命历史,同学们了解了运城在革命斗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体验那段充满硝烟的峥嵘岁月,从灵魂深处接受了教育和洗礼,同时也坚定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爱老敬老,情暖寒冬温暖公益之旅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史慕珂、丁龙、崔兴中等同学分别来到甘肃省庆阳市显胜乡敬老院和兰州市安宁区孝慈院养老服务中心,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温暖。

在庆阳市显胜乡敬老院,史慕珂等同学与老人们亲切寒暄,跟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并举行小型文艺演出,为老人们送去冬日的温暖,同学们感受到敬老院是这些老人们唯一的依靠,已历经沧桑的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物质上的高度满足,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在兰州市安宁区孝慈院养老服务中心,丁龙、崔兴中同学慰问看望了91岁高龄的“老红军”张芳奶奶,聆听了她的光荣革命事迹,张芳奶奶曾受到彭德怀元帅的亲自接见,她为兰州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一名“老红军”,张奶奶是幸运而无畏的革命者,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革命的艰辛与坎坷,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坚韧和爱国精神。张芳奶奶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同学们,表示要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精神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珍惜生活,强化求学意识,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社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煤炭之乡,法制之魂传播文化之旅

 

为了传播文化,弘扬法制教育,同时丰富自身知识积累,郭鹏雁、林泰祺、李晶亮等同学分别前往中国煤炭博物馆和漯河市拘留所,担任志愿讲解员和法制宣传员。

山西素称“煤铁之乡”,煤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煤田遍布全省三分之二县市,在志愿服务的一天中,同学们通过志愿服务和温馨提示,让游客文明出行,身体力行的发挥做善事做好事的理念。在煤炭博物馆中,15平方米的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6米高的巨型煤炭浮雕煤柱,弥足珍贵的煤精雕刻工艺品和逼真的模拟矿井,均让同学们感受到采矿工人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精神,这也是当代青年应该矢志不渝去追求的精神。

在漯河市拘留所,同学们准备了通俗易懂的案例给服刑人员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从网络传播的角度讲述现代社会的违法成本,最大程度做到教育感化的目的。同学们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为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对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入的见解。

 

 

寒假社会实践既为青年学子打开了了解国情、民情、社情的一扇窗户,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提升青年学子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引领青年学子青春建功新时代,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