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培养方案

首页 · 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培养方案 · 正文

新闻与传播培养方案

时间:2020-12-23 作者: 浏览量:

西安工程大学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名称:新闻与传播

领域代码:0552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 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政治素质高,熟悉中国国情,热爱新闻传播事业,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勇于应对挑战,富有 创新意识,能够把握社会主义新闻观念和现代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与传播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较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 作提出的新要求。

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科研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 外语资料。

二.领域简介及研究方向

(一)领域简介

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包括媒介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规律、特征、策略与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大众传播与新闻生产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的关系、网 络传播活动、网络内容的表达与创意等。

本硕士专业学位点主要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现代传播理念、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悉传媒文化产业规律、掌握信息传播理论,精通融媒体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媒体、企业从事信息传播、营销推广、 公关传播及产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宣传、 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领域研究方向

1.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专业方向培养和造就熟悉国家政策法规,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学科及自然科学的知识, 能够胜任新闻、出版、宣传、教学、科研机构的记者、编辑、教师及高级管理工作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本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新闻理念,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重视学生新闻采编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开展前沿业务问题 的研讨,强化训练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并且加强业务指导和实习成果考核。

2.新媒体品牌策划与传播

本方向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依托新闻传播、广告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着眼新兴媒体发展变化,以新媒体研究、品牌策划与传播为核心研究内容。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及实践创作能力,熟练掌握传播环境分析、传播核心价值定位、新媒体内容提供、传播效果反馈等具体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人才。

3.口语传播

本研究方向把口语传播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探寻其表达特点和规律。主要解决创作方法、创 作原则、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等问题。其特点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正确处理“稿件(话 题内容)、传播主体、受众”这三者的关系问题。

本研究方向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主要涉及播音主持学、朗读学、朗读美学、新闻传播 学、艺术学等学科。它在口语传播的范围内,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研究以有声语言为主线的表情达 意、言志传神的语言艺术规律。

4.“一带一路”文化传播

本方向针对已经掌握广播电视及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并拥有一定实践能力的研究生,旨在培养 其掌握跨文化传播规律,具有跨文化交往能力和视野,尤其是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善于和丝路沿线国家交往、以新颖的视角创作与表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风民情的文艺作品、客观报道“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该方向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新兴研究领域,将为学 生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国家的战略布局提供人才储备。

 

三、培养年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